一提到佛教,就会想到菩提树,“菩提”一词是梵文Bodhi的音译,意思是觉悟、智慧,传说佛祖释迦牟尼是在菩提树下修成正果的。由于菩提树的佛教色彩,传说鸟儿都不会在神圣的菩提树上落脚停留,但其中的原因是菩提树枝条柔软,不利于鸟儿停留。接下来让我们一起了解这种极具佛教色彩的树。
菩提树,拉丁学名:Ficus religiosa L. 桑科榕属常绿乔木,全体无毛。树皮灰色,平滑或微具纵纹。叶革质,三角状卵形,表面深绿色,光亮,背面绿色,先端骤尖,顶部延伸为尾状。原产印度。上海园有栽培。
菩提树作为佛教文化传播的一种树种,菩提树被佛徒视为神圣之木,常作为寺院绿化。菩提树,树形高大,寿命长,冠幅广展,枝干长有气生根。菩提树给人以苍劲之感,是良好的绿化树种。神圣之木菩提树值于寺庙中,是作为佛教文化的承载树种,营造出专有的氛围。同时菩提树在华南地区常用作“幸运树”,寄予着人类对于美好生活的期待。
在寺庙园林,菩提树常种植在主要殿堂,菩提树姿态挺拔,冠幅广展,以营造寺庙肃穆的气氛。在配置形式上,菩提树常孤植和对植。采用孤植的手法,以欣赏其遒劲古朴的姿态,营造宗教意境。对植也是常用的手法,由于寺庙的建筑多有中轴线,所以会运用对植的植物配置,以此来强调建筑的中轴线,塑造庄重肃穆的气氛。
菩提树除了具有的佛教色彩,其本身有具有很多价值。菩提树枝干富有乳汁,可做树胶;菩提落叶腐烂后,叶脉仍然清晰,可做工艺品。除此之外,菩提树对二氧化硫、氯气抗性中等,对氢氟酸抗性强,宜作污染区的绿化树种。
让我们一起去寻找菩提树,揭开它佛教色彩的面纱,了解它的真实面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