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园博园内荆州园中有一段仿照荆州古城修筑的城墙,有着厚重的历史沧桑感。由于地理位置十分重要,荆州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。作为其防御体系的荆州古城墙,是我国南方保存最为完整、规模最大的古城墙之一,被誉为“我国南方不可多得的完璧”。荆州古城墙由砖墙墙体和土墙构成,砖墙墙体用以抵御外敌入侵,在其外侧用特制青砖加石灰、糯米浆砌筑,厚约1米,以保证墙体的稳固坚实。土墙上种植着诸多止血的植物,受伤的士兵可以就地取材治疗伤口。那在经过时间的侵蚀后,现在的它对我们还有什么意义呢?
首先,荆州古城建于长江之滨,水患一直是这座古城心腹大患,以至于明清时期,即使荆州古城墙的军事作用几乎完全弱化了,但它仍旧得以保存。整个古城墙东西长3.75km,南北宽约1.2km,下底宽7.60m,城高平均8.83m,整体呈不规则长方形。城外为曲折护城河, 城墙由条石和烧结砖砌成, 墙内则由黄土夯筑,水、砖、土筑成了三道坚不可摧的屏障,故而有“铁打荆州”之说。正因如此,它的存在才能一次又一次使荆州人民在灾难面前安然无虞。
其次,荆州古城墙具有丰富的建筑艺术价值。为了解荆州古城的历史沿革及建造技术,荆州市考古人员对荆州城南垣东端进行了解剖性发掘,证实了荆州城墙是中国现存延续时间最长,由土城演变为砖城的唯一古城墙,对于研究我国古代军事防御建筑具有很高的价值。它不仅拥有高大坚固的墙体和瓮城等建筑,还有众多配套的军事设施。例如,四座暗设的藏兵洞,洞壁厚实,中间设有甬道和可以开关的箭孔,构造精巧。
最后,荆州古城墙是荆州的生命印记,在市民心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位置。荆州城历史悠久,曾经的城市印记已很难寻觅,保留至今的古城墙便成为荆州城市变迁与发展的历史见证,给了城内市民历史归宿感。曾经六座城门上均建有城门楼,各个时代的文人墨客常登楼怀古、望远,留下了丰富的人文景观资料;如今的荆州人民也喜好在城墙上迎着微风赏日出之景,沿着城墙边晨跑、散步……所以正是因为荆州古城墙的存在,才成就了荆州人乃至全国人民最独特的情怀。